制造业企业立足管理进行ERP实施 |
发布时间: 2012/8/10 15:21:09 |
ERP实施要面向企业管理,服务于企业发展需求和管理意志,因此ERP顾问团队(由咨询顾问和实施顾问组成)要具备高屋建瓴的管理意识与完善的知识结构,能够对企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战略有深入的理解,对管理现状进行更宏观的、更深刻的、更系统的思考与分析,对企业管理现状形成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诊断结论;并对企业管理者实施积极影响,使其在关键环节不仅不缺场,还能给推波助澜。本文结合实施过程中的体会,谈几点如何立足管理进行ERP实施的感受。
1、 管理层参与:ERP实施是一场管理变革,而不是管理运动 ERP项目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这是由来已久的共识。为了保证ERP实施真正见到实效,就一定要充分调动管理决策层的积极性,使其适度参与到ERP实施的工作中来。管理层不仅仅包括企业最高领导层,还包括职能部室主要负责人(如正副部长等)、车间主任等,ERP实施涉及到的各个管理层的相关负责人都要能够从意识上认识到ERP的理念及其作用,并引导其通过ERP来管理自己负责的业务。 ERP实施是一场管理变革,而不是管理运动,要求管理者意识和行动全部到位,这尤其需要管理者真抓实干的精神与实行。目前,仍有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只见其临渊羡鱼之态,不见退而结网之举。因此,项目推进团队更要从多个途径着手促使相关的管理层、领导层对ERP实施推进工作给予理解、支持,甚至是直接参与。与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沟通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一方面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其发展战略和管理意志,另一方面可以为ERP项目的实施推进争取适当的资源和较为合理的资源配置结构。沟通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开展培训工作、适度密集的沟通交流、工作汇报、考虑设置与ERP实施相关联的绩效指标等等。 2、 直面管理问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直面管理问题是ERP实施工作对企业管理者基本素质的要求。ERP实施的目的直指管理问题,ERP实施过程中也不断暴露管理问题,但是ERP只是管理工具,不是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使能主体,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和项目推进团队能够直面管理问题,为企业管理优化提升“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以前有种说法叫做“不上ERP是等死,上了ERP是找死”,为什么呢?因为不上ERP,日常的业务信息无法实现透明化,也就无法暴露的真正的管理问题(当然ERP不是暴露管理问题的唯一手段),所以“不上ERP是等死”;上了ERP之后暴露出了管理上的问题,而又难以解决或者不解决,就成了所谓的“上了ERP是找死”。因此,从管理上着手解决现存管理问题、业务流程问题是ERP实施中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工作,这就要求管理层能够从管理体系上分析现存问题的原因,揪出隐藏在技术层面背后的管理问题、简单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3、 管理与技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ERP实施的过程中,项目团队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管理优化是目标,流程控制是手段,软件功能是工具”,做到“从问题切入,从管理着眼,从流程着手”,最终落实于软件。从问题着手要求实施团队充分关注现存的问题,并能够“从管理着眼”围绕管理目标进行原因分析与问题取舍,分析出管理问题的本质原因之后,考虑是否需要解决,如果需要解决何时解决以及如何解决。这里进行取舍的原因在于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马上解决的,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ERP解决的。所谓从流程着手是指对于必须在ERP系统内进行解决的问题,应该充分考虑问题解决方案如何在业务流程中固化,如何通过软件实现。 技术问题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管理问题通过管理手段解决,这是处理管理与技术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目前ERP实施在管理与技术的辩证关系上容易走上极端,典型的现象就是“管理问题技术化”。有些实施顾问以技术化的思路解决管理问题,在形成方案的时候单纯从技术出发考虑问题,对问题分析的高度、广度不够,形成片面化的局部解决方案,造成个别解决方案上的返工,导致工期延误,并诱发项目风险。有些企业管理者信奉“ERP万能论”,过分强调技术实现,而忽略管理问题的解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甚至盲目地依靠ERP去解决问题,希望ERP解决人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同样导致项目范围无限扩大且难以实现预期目的的风险。 4、 辨证施治:解决方案的系统性 ERP实施之前形成的整体方案、子系统上线之前的上线方案、上线之后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应当是完整的、系统的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意志,因此在方案形成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和论证关联因素,要学习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不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断深入的分析问题的本质与根源,形成辩证而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具体讨论解决方案的时候,两人讨论不足以解决问题就要多人讨论,双方讨论不足以解决问题就多方讨论,同一管理层次讨论不足以解决问题就要跨管理层次进行讨论――业务层扯皮扯不清楚就找领导协调,反之,管理层沟通弄不清楚问题本质可以要求业务执行层参与讨论)。只有沟通的范围足够了(足够的利益相关方参与、足够的管理层次之间的协调),沟通的深度足够了,才能够把握问题全貌,形成系统性的、完整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给企业带来真正的实效。 在对问题有了全面认识之后,要紧紧围绕企业管理优化和提升的目标,从整体性、全局性、层次性几个方面来把握实施方案和跟踪实施效果。 (1)整体性:所形成的方案对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和管理意志的支撑体现在哪里? (2)全局性:某一方面管理的实效出来了,相关方面的管理实效是否受到了影响?相关方面的管理实效结合起来是否能够促使整体效果的提升? (3)层次性:某一管理层次的效果出来了,相关管理层次的管理实效是否受到了影响?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效果结合起来是否能够促使整体效果的提升?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