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或死,不是个权利问题 |
发布时间: 2012/9/15 13:48:56 |
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既不吉利,又缺乏同情心,总是会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所以,关于Google与新闻业的这篇评论,也几乎注定会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问题是,沧海桑田,从不以我们的意志、情感、好恶为转移。你可能风光过100年,但很不幸,现在,你出局了。
我从来没有否认过新闻的价值,就像我从来没有否认过音乐的价值。但运作新闻的那个产业,也像运作音乐的那个产业一样,老了,老得已经没有办法顺畅地进行新陈代谢,那些曾经强健有力的器官,已经无法负担自身的重荷。
你无需告诉我,《华尔街日报》的新闻质量有多高,《纽约时报》的报道如何沉静而又充满人文精神,这些都无法成为他们应该活着的理由。京剧越来越小众,越来越边缘,不是因为它不够艺术;交响乐只能靠赞助活着,也不是因为它不够恢宏。漫漫历史长河,很多曾经美好得一塌糊涂的东西,被淘汰了。抒情,你抒得过来么?
归根结底,这是个钱的问题。作为一个产业,庞大的新闻业越来越难以靠自身的投入产出,维持良性运转。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已经老化。当他们齐刷刷地把矛头指向Google,如果不是推卸责任,则更加说明他们已经老糊涂了。他们把自己弄这么悲惨,确实会令人不由自主地同情心泛滥。不过既然是产业,就不能总靠博同情赚钱。
搜索引擎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对用户意图的把握,而不是内容。用户在Google上输入“枪击”,代表用户期望了解某一事件的意图,而不必然代表他想阅读《纽约时报》的枪击报道。对用户意图的把握,让Google赚了大钱,同时也让相关网站获得了丰沛的搜索流量。那些叫嚣得很凶的新闻网站,回去查查网站的流量就会发现,搜索引擎恰恰是他们最大的流量来源。
所有美好的和不太美好的东西,都有活着的权利,连苍蝇也不例外。但能不能活着,不是个权利问题,而是个进化问题。熊猫有权利活着,不过现在只能活在人们的精心保护之下。新闻业不是熊猫,它不能指望别人出资养活着自己。他们当然可以选择生,但那一定是经过痛苦的濒死体验之后那种生,是死去之后从头再来那种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那种生。指望所有既有的利益都不被触碰,像海滨度假一样轻松地度过生死危机,说实话,我想不出来还有比死更可能的归宿。
我希望他们都能好好地活着,别牛逼,恐龙曾经比他们还牛逼。诅咒互联网真的不解决问题,饭碗被砸了,你得自己想办法。万一,他们最终还是死了,我相信天也不会塌,真实、深入、感人的报道,还会有别人为我们提供。只要这世上还有大量的人,需要这样的报道,就一定有人有办法提供。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