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是如何提升数据中心整体性能的? |
发布时间: 2012/9/14 18:35:51 |
虚拟化是如何提升数据中心整体性能的?针对上述情况,虚拟化是综合解决问题的理想办法,通过虚拟化,数据中心可以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提高服务器与存储的利用率,使得用户对新硬件设备增长的需求速度放缓,能源利用率提高,从而对业务动态变化的支持更富有弹性,总体拥有成本(TCO)将得以有效降低。 以下将在五个方面对数据中心虚拟化建设进行说明。 1、多平台多架构下的计算机虚拟化应用 可以将小型计算机系统、高性能PC服务器、刀片服务器等多种不同架构的硬件系统构建成了综合性虚拟化应用体系,并通过各自的特点在性能、安全、性价比等多方面互为补充。结合FC—SAN,IPSAN的异构存储网络,使计算虚拟化集群形成大的资源池,统一灵活调配。并动态地从虚拟池中获取所需资源。这种虚拟化架构体系,消除了传统硬件的许多局限性,提供了灵活的内置管理、资源优化、应用程序可用性和操作自动化功能。通过集成应用计算虚拟化、存储共享、异构平台业务平滑迁移、双通道集群服务、虚拟镜像化的数据复制,需求动态预制、优化基础设施资源等技术。构成了从计算、存储、备份、管理,基础设施整体的核心;通过虚拟化应用增加效率、灵活性和响应能力来降低企业的IT花费。 2、双通道集群服务的高效保障 通过虚拟化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灾难恢复平台,允许在一台物理机发生硬件故障时,集群内其余物理机可以快速承担起故障机内的应用服务,改变了以往的投资实现成本高昂的生产硬件和1对1映射的灾难恢复硬件的工作模式。在虚拟集群中,应用业务的二次集群在建模式,可以实现应用的负载均衡,提高运行效率。对业务应用提供双通道服务,双重安全保障,分层降低应用的风险。同时提供高增值的HA技术,实现操作自动化并实现自动调配计算资源,资源优化可动态调整不同业务问的实时计算需求,具有故障侦测功能。从而实现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级业务连续性保护。 3、集中存储实现虚拟信息共享 数据中心通过基于虚拟化的分布式基础结构服务将FC-SAN和IP—SAN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其整合为一个统一使用的共享存储资源,使集中存储池中的空间可以自由的分配和回收,真正实现了各个业务单元的按需分配。分配到各服务器的存储空间可以动态扩展,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采用虚拟镜像化的数据复制方法,将虚拟机的应用业务虚拟镜像成封闭的文件,通过执行命令方式,快速恢复到异构的虚拟平台上,而无需改变应用业务及网络的环境条件,由于虚拟机采用底层存储共享模式,保证恢复系统的架构完整性,数据准确性。应用了虚拟服务器基础架构的数据复制特性使得利用一个灾难恢复服务器来保护生产系统的应用程序(或者说客户端)成为可能。这些结合在一起的技术为灾难恢复提供了最先进的解决方案,任何时问,任何地方,任何地点提供企业级保护的灵活性。 4、无间断业务的动态迁移 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对网络业务和数据业务迁移方案进行严密设计和实施,有效利用负载均衡、双链路、路由热备份等网络技术,实现了网络层的业务迁移。数据中心可以在用户使用的性能,缩放和最优化并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把运行的业务移动到最好的物理主机上,整个过程设备不停机,即使一个虚拟平台因故障无法承担业务时,也可以平滑迁移到另一个平台上继续运行业务,动态迁移可以保持业务在线。这样大大的为用户和管理员提高了生产效率。数据中心也将能够在需求下降时期通过强有力的增加合并比率和关闭闲置的主机来降低能耗。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5、基础构架能实现按需动态预制 虚拟装置将软件部署的简单性与预配置的设备的功能结合起来。集中化硬件资源的控制及管理责任,允许业务部门和应用程序所有者控制资源的使用,从而简化基础结构资源调配。可以根据业务部门不同的需求,将应用及所需资源封装成模板保存,在业务部门需要时可以快速部署,通过完善的自动化能力将调配新基础结构的时间由数个工作日减少到数分钟,其中智能化分布式电源配置可以根据业务负载情况以及业务工作周期,在群集需要的资源越少,就将工作负载整合到越少的服务器上,将不需要的服务器置于待机模式,工作负载需要增加时,再恢复服务器的在线状态。 由此可见,企业通过虚拟化技术来优化和管理数据中心的IT运营环境。将多种不同架构的硬件系统构建成基于多平台的计算虚拟化集群,形成大的资源池,统一灵活调配,实现业务平滑迁移。全面解决和改善数据中心IT系统业务扩展快、引起能耗与日俱增和计算能力急剧增加的情况,使得系统保障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等问题,可为企业信息化应用提供关键的基础设施支撑,从而节约信息化成本,实现节能降耗。提高了运营效率、灵活性和IT服务级别,获取更高的商业价值和投资回报率,使企业通过信息化的发展而得到更大的收益。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