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创业?按照盛大资本杨巍的说法,“创业就是找到用户的问题,然后找出解决办法,如果戳到用户的痛点了,那么就想办法找钱把事情做大,如果还没戳到用户的痛点,就继续努力”。
按照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的说法,其实投资很简单,主要看两个方面——趋势和团队。在王啸看来,现在可穿戴式设备很火,再往下延伸一点就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有可能是未来两年左右中国市场上最火爆的机会,主要基于以下的几个判断:
第一个中国是全球最大电子产品生产的中心,而且中国的成本优势是全世界都很难比的;第二个是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是全球是最高的。因为市场比较靠前,所以有可能在全世界你的产品是领先的;第三个来自于中国整个创新创造能力,其实是不断提升的。
不过机会越大,意味着门槛也就越高。软硬件结合的创业,既要求有制造的能力、加工、生产过程中的控制能力,还要有软件方面整体的的设计和美工以及体验改善的能力。而且硬件创业的成本会很高,对小公司来讲,在钱不够的情况下很有可能迅速把资金耗尽。也许是很好的产品,但没办法在市场竞争当中真正的生存并且发展下来。
另一大趋势则是移动互联网进入到各个行业的机会,王啸认为下一波移动的机会将会进入相对细分的行业,比如像生活服务业,像蓝领找工作,金融、买基金的产品等。因为智能终端普及率高,所以现在通过手机的方式可能把互联网串起来。因此用智能手机完成一些交易或者传递的过程,可能是比较大的机会(如打车软件,O2O 等)。同时由于中国人口密度非常高,这样的机会在中国将会有很大的市场。
趋势判断是一方面,另一大方面则是团队。在王啸看来,大数据和云计算也是趋势,但并不适合初创企业。因为两者都需要极大的硬件投入,极大的技术研发投入,非常少见的早期创业者拿到那么多资源创造一个非常大的价值。如何判定一个团队是否靠谱,王啸给出的方法是,是不是有经验证明,或者历史证明该团队有做这件事的特质。符合趋势,证明团队有能力做,并且有数据支撑,则会毫不犹豫的出手。
同样是投人,君联资本副总裁靳文戟给出的建议是“宁可投一个二流行业的一流团队,也不要投一个一流行业的二流团队”。因为一流团队的二流团队始终会被一流的团队干掉,而二流行业的一流团队,只要找到正确地方向就有机会。二流团队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种是创业者基本上就是一个人,什么事情都是他自己做,找人也找不到,他自己非常累,到了一定的时候,会发现精力不够用了;第二个是公司团队有了,但组建这个团队的时候比较匆忙,也比较随意,比如从CEO、CTO、CSO 一直到CXO都有,但实际上有一些人并不一定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这些位置;还有就是老板自己撑了百分之六七十的股份,什么事情都是他自己说了算,底下有一帮小弟兄,但他们远远不如老板,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出现瓶颈。
所以靳文戟一直坚持的投资理念是“事为先人为重”,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创始建班子的能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靳文戟给出的建议是,一是在选择团队的时候还是要谨慎,不要太快,不要因为一次谈得高兴就一拍即合。说了俗一点,提拔干部不要太快,让他一步步来,这个当中可以考察他的能力,考察他的责任心,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作为核心,要考核他的事业心;二是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原有的创始团队已经不适应公司的发展时,还是要果断退出。但这不是牺牲自家的兄弟,而是以更合适的方式来处理,如退居二线,保留较高的待遇、地位,但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怎样的团队才算是好的团队呢?接连投资过陌陌和锤子手机,紫辉创投创始人郑刚分享了他的经验。知识会变,技术也会改进,行业会变,商业形式也会改变,但对创业团队来说,有些东西还是不会变的。首先是信念,创业者需要有长期积累起来的信念,如一辈子能完成什么使命等。因为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讲,最成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往往都是栽过最大的跟头。
其次是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在的行业,创业最刚开始的动机和条件有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所以创业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去捕捉商业机会;同时还需要自我反思的能力,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自己的强项,自己的弱项。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其实他们都有非常强烈的自我的意识。
最后就是心态,创业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自己的过程。通过创业,通过做生意,通过这种交往的方式,年轻人能够让自己心智很快成熟起来。就像乔布斯所说的那样,保持不断的求知,保持非常积极的人生态度捕捉这种机会。郑刚认为这些虚的东西加到一起,就是希望创业者能够把创业当成人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当成一种常态。
以上就是三位投资人对于创业和投资的解读——趋势和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