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8月25日凌晨那会儿你在刷微博,会发现怎么也没法登录客户端。事实上,在那个时刻,“.CN”域名的多家网站都无法登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晚些时候也在其官方微博上确认了这一情况。
根据CNNIC的解释,当日凌晨零时许,国家域名解析节点受到拒绝服务攻击,经该中心处置,至2时许服务器恢复正常。但凌晨4时许,国家域名解析节点受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拒绝服务攻击。随后,工信部启动“域名系统安全转型应急预案”,国家域名解析服务逐步恢复。事实上,全球的多数电脑如今被互联网这张空前庞大的大网连接在了一起,它让地球变得更小,让生活更便捷。但不能忽视的是,伴其而生的网络战争早已摆脱概念阶段,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值得警惕。
网络战争的触须,早已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只不过,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受到太多实际影响。
近几年,一款蓝色logo的翻墙软件曾风靡过大江南北,使用者借助这款软件可以随意“嗅闻墙外花香”。但多数使用者不知道的是,但凡其上过的国内外网站,键盘敲入的账号、密码,以及相关资料,都在不经意间自动往外发送数据包。就跟许多令人头疼的犯罪手段一样,网络攻击的成本很低,但被攻击方的防御成本非常高。好比古时的城墙,守城方抓苦力、下本钱,耗时耗力地建筑防御城墙,而攻城方只需攻克一个突破口,就可能让对方溃不成军。网络的“身板”相对脆弱,比如其中涉及的服务器、数据库、交换机、应用系统,甚至是路由器等等都可能存有漏洞,要不断进行维护,这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成本。而黑客们只需要找到这其中的一个漏洞,便可能成功实施攻击,窃取用户信息、植入木马和虚假信息等。如今,木马的厉害程度也并非小打小闹的阶段,有的木马可以在窃取完被攻击方的电脑中所有信息后,自动启动格盘处理,让被攻击方丢掉所有信息。
CNNIC负责管理的.CN之所以发展我国自有的网络域名,最大的目的就在于保障网络安全。全球目前有13台根服务器,美国有10台,英国、瑞典和日本各有一台。这13台根服务器可以指挥Firefox或InternetExPlorer这样的Web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程序,控制互联网通信。网络战争一旦爆发,拥有根服务器的国家可以关闭相关服务器,我国境内的用户就没法再上后缀为.com、.net等的网站。另外,这些国家还可以控制后缀为.com的网站,跳转到他们提前设定好的页面上,既可能是木马下载的触发网页,也可能是迷惑众人的虚假信息。
书中的描述不及现实有力量,网络战争,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为土地、海洋、天空、太空之后的“第五领域的战争”。
美国白宫前主管反恐与网络安全的专家理查德·克拉克曾著有《网络战争》一书,其中他勾勒了一幅网络战争的景象:“网络战争全面爆发后,军方的电子邮件系统可能会在15分钟内瘫痪,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将相继爆炸,空中交通控制系统将全面崩溃,火车和城市轨道交通将大量出轨,金融系统的数据库将一片混乱,美国东部的电网将全部瘫痪,太空中的卫星将脱轨失控,食品供应中断,货币短缺,整个社会将一片混乱。而最糟糕的是,你根本无法知道袭击者在什么地方……”
根据相关史实披露,早在1982年,苏联在西伯利亚的一个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起初他们认为是自己的间谍从加拿大公司窃取的电脑控制系统失灵。而真正的原因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篡改了控制系统的软件,导致了这起事故。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战争的手段也d趋多样化。在2001年震惊全球的“9·11”事件中,恐怖分子利用了名为信息隐藏的技术,借助网络实现了恐怖活动信息的隐蔽传递,将携有密谋信息和情报的图片成功发送。这项技术是利用载体信息的冗余性,通过加密方式将需要隐藏的信息裹挟在普通信息中,就像谍战电影《风声》中传递含有秘密信息的物件一样,具备很强的隐蔽性和安全性。如今,不少毒品贩子和其他犯罪团伙也常常使用这项技术,令人防不胜防。
今年1月下旬,号称“为了打击敌对国家和黑客的网络攻击”而成立的美军网络空间司令部,由约900人扩编到了4900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扩编计划使得该司令部下设3支部队,分别是“国家任务部队”,分管关键电网、发电厂和其他基础设施的计算机系统;“作战任务部队”,协助指挥海外项目、执行攻击或其他进攻任务;“网络保护部队”,保护国防部自己的网络。要知道,网络空间司令部这个团队由世界顶级电脑专家和“黑客”组成,被媒体戏称为“140”部队,因为所有成员的平均智商都在140分以上。
今年3月,作为美军网络空间司令部司令的亚历山大上将又在美国国会宣布拟成立40支网络战部队,承担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网络攻击的任务。如今,美国网络军队的规模或许还在加大。有数据显示,美军现在的网络部队人数已超过10万,并且是士兵加平民的组合。
如此庞大的现代化网络军队,一旦集中“火力”发动攻击,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因此,也有网友戏称,美国的网军已经在向“黑客帝国”发展。美军中不仅是网军规模惊人,其现代化作战装备也早已向网络化发展。在2011年发生的利比亚战争便具有代表性。
当时,美军出动了侦察机EP-3、侦察机RC-135,还有号称“罗盘呼叫”的电子战飞机EC-130,这些作战机群都具备网络干扰能力。它们能借助无线方式,将病毒或其他的控制程序植入利比亚的防空系统里,致使其指挥系统和火力单元都丧失效用。之后,当美军的飞机飞临利比亚上空时,利比亚所有的防空导弹无法做出任何反应。
可见,在网络这样一个新的作战空间,美国正在下大气力争取优势。有数据显示,美国网军已研制出2000余种计算机病毒武器。原因在于,在美国,无论是社会还是军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另外,一旦网络战争爆发,木马程序、计算机病毒、逻辑炸弹等是美国网军最主要的攻击手段。军用病毒、木马相比普通类似程序,在破坏力和防范难度方面都加大了不少,并且传输手段更多样化。利用特殊工具软件的逻辑炸弹,能在短时间内向目标发送大量垃圾信息导致其系统崩溃或拒绝服务。